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内容

曲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的简单介绍

飞龙2023年01月28日 00:00:12生活经验142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曲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相应的内容。

文章目录一览:

人体的穴位弱点拜托了各位 谢谢

【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人的身上那个穴位能让人致命?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求采纳

古人是怎么发现人体穴位

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

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

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

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

来.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

,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

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任何知识用死了

都是"所知障"。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原文: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

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

,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

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

,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

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

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

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

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

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

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

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

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

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

,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

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

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人体穴位图

人体经脉

人体是有经脉穴位的

入静后发现。只要万念归一,或者集中精神,身体不同部位就会有反应,你也可以试试。然后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有股东西在身体沿着固定的路线游走,接着两个古人碰在一起讨论起这些事情,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些路线在不同的身体里是一样的。最后交流的人越来越多,不同路线的名称就被创造出来了。

有的在劳动中发现,如无意扣击足三里穴,而胃痛减轻,先由点再划线,由穴位发展线状经脉循行.有的在古人生病后,不小心碰了一下,结果病好了,以后,古人把这些地方叫穴位。

经脉是中医理论中最神奇的一部分,现代医学证明经脉的走行正好是人体低电阻带,而低电阻点恰恰是俞穴。

呵呵,一个美国朋友说“现代医学的存在就是为了验证中医的正确性,并朝着中医的方向演化”。

体穴位图和人体经脉图

人体穴位图

人体经脉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参考资料:

男性的性保健穴位有哪些

男人的性保健穴位 重点介绍三大按摩功法,可以比较明显地改善男性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于男性性功能方面的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可以自行操作,不需要花钱,安全无副作用。 通过这种按摩,不仅能缓解疲劳,提高身体机能,而且还能增进双方的感情。 这些按摩手法,是老按摩师他多年研究的,很少给客人使用。只给那些非常熟悉的客人使用过,客人们普通感觉效果极佳。同时,他说还给女客人使用过。男客人们普遍反映,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和部位,前列腺的问题解决了,包括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尿等待等,同时性能力有所提高,勃起功能增强; 而女性客人则说,性冷淡的问题也大为改进,夫妻生活更加的协调了。老按摩师的功法,请大家往下看: 功法一:按摩内三角 ,一个等腰三角形,是两个大腿根的淋巴结处,,图上的急脉、冲门、府舍,而底边就是阴埠处。图上的曲骨的位置(耻骨联合部位)。 效果:最初按摩的时候,这地方会有点痛,也就是说不受力,而且感觉里面疙疙瘩瘩的东西很多。只要你坚持按摩,内三角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受力,而且感觉这些地方下面空了,疙疙瘩瘩的东西也基本上消失掉了,这就说明按摩起作用了。另外,最大的感觉就是你会感觉尿尿痛快了。过去尿的很细的,现在会一泻千里,痛快异常。点按曲骨穴,有时阴茎会自动勃起,不要理会,这说明气血贯通了,效果很好。 既然内三角功力如此强劲,那对于一些前列腺肥大的人该怎幺办呢?下面请看第二大功法,按摩会阴穴。 功法二:按摩会阴穴 前列腺的位置和作用。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形状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依直肠。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可以这样说,前列腺扼守着尿道上口,所以,前列腺有病,比如前列腺肥大的时候,排尿首先受影响。前列腺是人体非常少有的、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分泌的激素称为“前列腺素” 下面说说这第二功法的位置:会阴穴。 会阴:任脉。督脉。冲脉交会穴 位于前阴(外生殖器)与后阴(肛门)之间,又为任。督.冲三脉之会,故名。 在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女性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会阴穴,为人体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 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会阴按摩的方法同按摩内三角一样。按摩时,你会感觉这个地方里面也会有很多疙疙瘩瘩的东西,开始按摩的时候,也不太受力。如果你经常按摩的话,就会感觉疙疙瘩瘩的东西没了。按摩的力度,以你能承受的,不感觉痛为准。想不得前列腺病,你就要经常的按摩此处。如果前面两个功法你练的都没有问题了。相信你的性能力会有明显提提升。当然,如果你想长久的保持你身体的活力。那幺还需要进行第三个功法的按摩,那就是男人的宝贝蛋了。

考研穴位按部位记忆方法

考研穴位知识点是常考内容,并且知识点很多,记忆起来就会经常搞乱了, 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技巧考研快速记忆吗?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考研穴位按部位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研穴位按部位记忆方法

一、颈部:10个腧穴

1、廉泉(任脉):仰靠坐位,在颈部,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前正中线上。

2、天容(小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下颌角后方。

3、天牖(三焦):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凹陷中,乳突后方直下,平下颌角。

4、人迎(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喉结,颈总动脉搏动处。

5、扶突(大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平喉结。

6、天窗(小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平喉结。

7、水突(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与气舍连线中点。

8、天鼎(大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9、气舍(胃经):在颈部,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之间凹陷处。

10、缺盆(胃经):在颈部,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

二、肩部:12个腧穴

1、肩髃(大肠):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2、肩髎(三焦):在肩部,肩髃后方,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后下方凹陷处。

3、肩贞(小肠):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1寸。

4、臑俞(小肠):在肩部,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处。

5、天宗(小肠):在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平胸四,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

6、秉风(小肠):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凹陷处。

7、曲垣(小肠):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臑俞与胸二连线中点。

8、肩外俞(小肠):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9、肩中俞(小肠):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10、肩井(胆经):在肩部,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

11、天髎(三焦):在肩胛部,肩胛骨上角处,肩井与曲垣连线中点。

12、巨骨(大肠):在肩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三、背腰部:53个腧穴

(一)督脉:14个

1、长强:在会阴部,尾骨端下,尾骨与肛门连线中点。

2、腰俞: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3、腰部:四阳关、二命门、一悬枢

4、背部:十一脊中、十中枢、九筋缩、七至阳、六灵台、五神道、三身柱、一陶道

5、大椎: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二)膀胱经一线:25个

1、背部:一大杼、二风门、肺三、厥四、心五、督六、膈七、九肝、十胆、十一脾、十二胃

2、腰部:一焦、二肾、三气海、四大肠、五关元

3、骶部:一小肠、二膀胱、三中膂、四白环,一上、二次、三中、四下髎

4、会阳: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三)膀胱经二线:14个

1、背部:二附分、三魄户、四膏肓、五神堂、六譩譆、七膈关、九魂门、十阳刚、十一意舍、十二胃仓

2、腰部:一肓门、二志室

3、骶部:二胞肓、四秩边

四、胸腹部:79个腧穴

(一)任脉:22个

1、会阴: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中点。

2、曲骨: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前正中线上。

3、脐下:四中极、三关元、二石门、寸半气海、一阴交

4、神阙:在脐区,脐中央。

5、脐上:一水分、二下脘、三建里、四中脘、五上腕、六巨阙

6、鸠尾:在上腹部,胸剑结合下1寸,前正中线上。

7、中庭:在胸部,胸剑结合中点处,前正中线上。

8、膻中:在胸部,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男性当两乳头连线中点。

9、肋间:三玉堂、二紫宫、一华盖

10、璇玑:在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

11、天突:在胸部,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二)旁开半寸:11个

1、脐下(肾经):五横骨、四大赫、三气穴、二四满、一中注

2、肓俞(肾经):在腹中部,脐中旁开0.5寸。

3、脐上(肾经):二商曲、三石关、四阴都、五通谷、六幽门

(三)旁开2寸:18个

1、俞府(肾经):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2、肋间(肾经):五步廊、四神封、三灵墟、二神藏、一彧中

3、脐上(胃经):六不容、五承满、四梁门、三关门、二太乙、一滑肉

4、天枢(胃经):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5、脐下(胃经):一外陵、二大巨、三水道、四归来、五气冲

(四)旁开3.5寸:1个

1、冲门(脾经):在腹股沟外侧,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五)旁开4寸:12个

1、气户(胃经):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2、肋间(胃经):一库房、二屋翳、三膺窗、四乳中、五乳根

3、期门(肝经):在胸部,乳头直下,平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4、日月(胆经):在胸部,乳头直下,平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5、腹哀(脾经):在上腹部,乳头直下,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6、大横(脾经):在腹中部,乳头直下,脐中旁开4寸。

7、腹结(脾经):在下腹部,乳头直下,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8、府舍(脾经):在下腹部,乳头直下,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六)旁开5寸:1个

1、天池(心包):在胸部,乳头外1寸,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七)旁开6寸:6个

1、中府(肺经):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2、云门(肺经):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前正中线旁开6寸。

3、肋间(脾经):五食窦、四天溪、三胸乡、二周荣

(八)侧胸腹部:8个

1、渊腋(胆经):在侧胸部,举臂,腋中线下3寸,平第四肋间隙。

2、辄筋(胆经):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四肋间隙中。

3、大包(脾经):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平第六肋间隙。

4、章门(肝经):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

5、京门(胆经):在侧腰部,第十二肋游离端下方,章门后1.8寸。

6、带脉(胆经):在侧腹部,平脐中,与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垂直,章门下1.8寸。

7、五枢(胆经):在侧腹部,髂前上棘前方,脐中下3寸。

8、维道(胆经):在侧腹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

五、手部:17个腧穴

(一)指甲角:6个

1、少商(肺经):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2、商阳(大肠):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3、中冲(心包):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4、关冲(三焦):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5、少冲(心经):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6、少泽(小肠):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二)手掌:2个

1、劳宫(心包):在手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2、少府(心经):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小指尖处。

(三)手背:9个

1、鱼际(肺经):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2、合谷(大肠):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3、二间(大肠):微握拳,在食指本节前,桡侧凹陷处,赤白肉际。

4、三间(大肠):微握拳,在食指本节后,桡侧凹陷处。

5、液门(三焦):在手背部,第四、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6、中渚(三焦):在手背部,环指本节后,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7、前谷(小肠):微握拳,在手掌尺侧,小指本节前,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8、后溪(小肠):微握拳,在手掌尺侧,小指本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9、腕骨(小肠):在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凹陷处,赤白肉际。

考研穴位按部位记忆技巧

六、腕横纹:6个腧穴

1、阳谷(小肠):在腕背横纹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

2、阳池(三焦):在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3、阳溪(大肠):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处。

4、太渊(肺经):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5、大陵(心包):在腕掌侧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6、神门(心经):在腕掌侧横纹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七、前臂部:21个腧穴

(一)前臂内侧:9个

肺经(3个)

1、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2、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心包经(3个)

1、内关: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间使: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郄门: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经(3个)

1、阴郄:在前臂掌面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2、通里:在前臂掌面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3、灵道:在前臂掌面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二)前臂外侧:12个

大肠经(5个)

1、偏历: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

2、温溜: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3、下廉: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4、上廉: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5、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三焦经(5个)

1、外关: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2、支沟: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腕横纹上3寸。

3、会宗: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桡侧边缘。

4、三阳络: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5、四渎: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小肠经(2个)

1、养老:在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处。

2、支正:在前臂背面尺侧,阳谷与小海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八、肘横纹:5个腧穴

1、曲池(大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2、尺泽(肺经):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3、曲泽(心包):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凹陷处。

4、少海(心经):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5、小海(小肠):在肘内侧,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九、臂部:12个腧穴

(一)臂外侧:7个

大肠经(3个)

1、肘髎: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1寸,肱骨边缘处。

2、手五里:在臂外侧,曲池与肩髎连线上,曲池上3寸。

3、臂臑:在臂外侧,曲池与肩髎连线上,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三焦经(4个)

1、天井:在臂外侧,屈肘举臂,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2、清冷渊:在臂外侧,屈肘,肘尖直上2寸,天井上1寸。

3、臑会:在臂外侧,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后下缘。

4、消泺:在臂外侧,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

(二)臂内侧:5个

肺经(2个)

1、天府:在臂内侧,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

2、侠白:在臂内侧,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

心包经(1个)

1、天泉:在臂内侧,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心经(2个)

1、极泉: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2、青灵:在臂内侧,极泉与少海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内侧沟中。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请用一般人能听懂的白话文来解释一下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穴位路径 《 从承浆下曲骨,分左右下鹤顶、解溪、

我粗略的解释个大概,您参考个大概。正式解释还是要用“术语”的。

至于气功是不是真正的最高修行路径,需要慎重。但倘若要学正式的气功,建议有针灸、穴位、武术、国学等基础,拜师学习,不可马虎。

心法意念:心里想着,意念的走向如下

承浆:下巴和下嘴唇的中间

曲骨:两个大腿中间,肚脐下最低的那块骨头

从承浆下曲骨:意念从承浆想到曲骨(后同)

鹤顶:膝盖骨上缘

分左右下鹤顶:意念从曲骨处,分走两边大腿,沿着鹤顶等走动。

解溪:人直立,膝盖骨正下方,脚掌和小腿交接的那个关节中间。

拇指尖转脚心、后跟、:意念从解溪走到大脚趾,再走到脚心,再走到脚后跟

委中:膝盖的正背面,小腿肚上面。

承扶(不是“承抉”):委中再上去,大腿的背面,屁股蛋下方这里

长强:尾骨和肛门中间

大椎:人低头,摸脖子后面最高的那块骨头

肩井:大椎和肩膀的中间,一般人这地方摸上去很酸的,是软软的区域

上委中、承抉、长强、大椎分左右至肩井:意念从脚跟,沿着人体后面的经络穴位,例如委中、承抉、长强、走到大椎(注意:承扶到长强,又是意念合二为一的过程),到大椎然后分开两边的肩井。

上臂外侧、下臂外侧、手背:从委中,意念再走到两边手臂,(外侧就是手臂比较黑的那一面,手臂白的那一面叫内侧。上臂就是离肩膀近的那段手臂,下臂就是靠近手腕的那段手臂)一直到手背。

中指尖转掌心:然后意念再来到中指尖端,再绕过来,想到手掌心。

大陵、曲泽:这个是“手掌内侧”(如上)的穴位,前者是手掌和下臂(前臂)的交接处,后者是上臂和下臂的交界处。

大陵、曲泽、肩前、肩井、大椎会合:意念从掌心,到手臂内侧,一直上去,到肩井(同前),然后再回到大椎(同前)

上百会、下兑端止:百会大致为头顶最高点,兑端是上嘴唇的中点,也就是意念从大椎再走到百会、上嘴唇中点,然后停止。

关于曲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飞龙小词经验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eilongsi.com/shenhuo/6678.html

“曲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的简单介绍” 的相关文章

打开网页出现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怎么办(出现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怎么解决)

打开网页出现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怎么办(出现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怎么解决)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打开网页出现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怎么办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出现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怎么解决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文章目录一览: 1、此网站安全证书存在问题怎么解决 两种情况解决方法 2、打开网页出现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怎么办 这3个方法都可以尝试...

中频电炉常见故障分析(中频炉电流大故障原因)

中频电炉常见故障分析(中频炉电流大故障原因)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中频电炉常见故障分析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中频炉电流大故障原因相应的内容。 文章目录一览: 1、中频电炉过流是什么原因 2、中频炉的逆变部分阻容保护电容总是烧坏这是什么原因? 3、中频电炉为什么出现跳闸故障? 4、中频炉有哪些常见故障...

3g运行能不能玩王者荣耀(运行3g的手机还能打王者吗)

3g运行能不能玩王者荣耀(运行3g的手机还能打王者吗)

针对3g运行能不能玩王者荣耀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运行3g的手机还能打王者吗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文章目录一览: 1、请问3g运存现在可以勉强打王者吗? 2、联通3G网络能玩王者荣耀吗?会不会卡? 3、3g内存手机能玩王者荣耀吗 王者荣耀中的玩法简介 4、王...

元旦的来历简介(元旦的来历简介50字)

元旦的来历简介(元旦的来历简介50字)

当朋友们看到这个文章时想必是想要了解元旦的来历简介相关的知识,这里同时多从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元旦的来历简介50字相应的内容。 文章目录一览: 1、元旦的来历 2、元旦的来历简介 3、元旦的起源来历和意义是什么? 4、元旦的来历是什么? 5、元旦的由来简介 元旦的来历 元旦的来历简介...

苹果平板电脑可以插优盘吗(苹果平板电脑可以插优盘吗怎么插)

苹果平板电脑可以插优盘吗(苹果平板电脑可以插优盘吗怎么插)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苹果平板电脑可以插优盘吗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通过本文介绍也能对苹果平板电脑可以插优盘吗怎么插有自已的收获和理解。自己轻松搞问题。文章目录一览: 1、苹果平板2019款10.2可以插U 盘吗? 2、苹果的平板电脑可不可以插优盘 3、新版ipad pro能插u盘吗 4、ipa...

LOL无限火力怎么不能玩了(lol无限火力)

LOL无限火力怎么不能玩了(lol无限火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LOL无限火力怎么不能玩了,以及lol无限火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一览: 1、LOL打了几把无限火力就莫名其妙被封号了,有什么快速的解决办法?联系不到人工客服! 2、《英雄联盟》无限火力2021结束了吗? 3、今天英雄联盟有没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