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图)
今天给各位分享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一览:
明朝皇帝顺序及简介
明朝皇帝顺序: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 -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1、朱元璋
庙号:明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陵墓:孝陵。
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传位其孙朱允炆。
2、朱允炆
庙号:明惠宗;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陵墓:上金贝古墓。
朱允炆简介: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一共16个皇帝,依次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一、在位列表(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1、
2、
3、
4、
二、皇帝资料
1、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2、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懿文太子朱标。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国破人不知所向。清乾隆皇帝追谥恭闵惠皇帝。南明安宗朱由崧追尊建文帝为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
3、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成祖。
4、朱高炽
明仁宗(1378年-1425年),明成祖长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徐达外孙。明太祖也挺欣赏其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册封为燕世子。明成祖即位后立为皇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即位,次年改元为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随父征战多年,知道创业很难,重用户部尚书夏元吉,采取了一系列减少国家开支的措施,对国力的恢复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在位期间,他褒奖直言,虚怀纳谏,减轻刑法,对开封、山东等地赈灾免粮。用人,行政均得后人称善。
他一即位,即决定将首都迁回南京,以免漕运的巨大花费。体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基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于洪熙元年(1425年)因心脏病驾崩于钦安殿,庙号明仁宗。
葬于明献陵(今北京昌平)。朱高炽虽庙号“明仁宗”,但是依然延续了明太祖、明成祖的殉葬制度,死时生殉七名妃嫔。
5、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为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汉族,生母诚孝昭皇后张氏,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驾崩于宣德十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
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朱瞻基在短期患病后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终年38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瞻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允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高炽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历经了16位皇帝,其中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朱翊均也就是神宗皇帝在位了48年,其次是嘉靖皇帝在位46年。太祖皇帝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定都在了南京。
惠帝朱允_(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了5年。朱允_是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大封王室,惠帝登基以后进行了削藩惹恼了诸王,最后燕王朱棣造反,惠帝下场不明。有说是被烧死的也有说出逃了。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还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明成祖的长子,在位期间比较清明,采取的有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仁宗长子,在他的统治期间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是稳定发展,算是一个好皇帝。
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在英宗被俘虏后成了新帝,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剌对北京的进攻。
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不是什么好皇帝,沉迷女色还让宦官干政。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贪恋女色荒淫无度。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诛杀宦官节用宽民,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
穆宗朱载垢(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十岁登基荒淫享乐政治腐败。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贪财好色荒淫无度。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任用宦官魏忠贤,最后让魏忠贤占领了沈阳。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登基后诛杀了魏忠贤,还算是勤政爱民的一位皇帝,皇太极骚扰不断最后自缢于景山。
关于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和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