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穴简易找法的简单介绍
针对支正穴简易找法这个问题,本文将综合不同朋友对这个的知识为大家一起来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文章目录一览:
支正穴的位置在手臂的背面还是正面阿?还有,手臂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
在手臂的背面,即手背面的那一面。不是手心的这一面。手心、手背,你知道吧。
十二经络(下)
整体养生观 以自然之理 养自然之根
人体是一台精密机器
只要我们掌握如何使用?
如何保养?如何自我修复的规律?
就可以延长这台机器的使用寿命
续上篇
1、胃经的功能
脾胃者仓廪之官,求生必须通胃经。胃对于人的生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我们把胃经调理好啦,可以把很多疾病都挡在体外。
2、胃经的循行
从头走脚,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 止于脚次趾外侧甲角旁的厉兑穴
3、胃经相关的器官
口腔、齿、鼻、乳腺、胃
4、胃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咽喉、牙痛、前头脑痛、下肢风湿关节痛、胃痛、胃胀、无食欲、餐后腹胀、胃酸过多、唇干裂、打嗝、便秘。
5、胃经的主要穴位
1)四白穴:养颜祛斑找四白,又称美白穴。
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2)颊车穴:下牙痛按颊车,治面瘫,口 角歪斜。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3)下关穴:上牙痛下关通。
在面部的耳前方,当颧弓与下 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4)缺盆穴:咽喉肿痛拍缺盆。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5)天枢穴:大便不通找天枢穴。
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6)梁丘穴:顽固胃痛取梁丘,与足三里 穴配用效果更好。屈膝,在大腿前面,膝盖骨(髌 骨)外侧最高点垂直上2寸。
7)足三里穴:若要人平安,三里经常按;也称长寿穴。与手三里穴配合治疗胃病有特效。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8)内庭穴:治疗头痛最灵,特别是对女性月经期的头痛高血压的头痛效果很好。
足背第2,3趾间,趾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四、足太阴—脾经
1、脾经的功能
疲劳透支找脾经。脾是后天之本。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它是免疫细胞的活动中心。如果脾功能减弱就会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
2、脾经的循行
从脚走胸,起于脚大趾内侧甲角旁隐白穴,止于腋下6寸大包穴。
3、脾经的相关器官
脾、胰、胃、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
4、脾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容易湿重疲倦、全身困重、四肢无力、脚趾肿胀、怕冷、第一脚拇趾活动困难、失眠、消化不良、胃胀气、腿部静脉曲张。
5、脾经的主要穴位
1)隐白穴:
功能:止血第一穴,此穴有补脾摄血的作用。
位置: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2)太白穴:
功能:健脾化湿取太白穴。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沰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3)公孙穴:
功能:治胃溃疡效果最好。
位置:足内侧缘,当第1拓骨基底部 的前下方。
4)三阴交穴:
功能 :妇科疾病首选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5)地机穴:
功能:糖尿病按地机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6)血海穴:
功能:皮肤瘙痒找血海,治风先治血,血和风自灭。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肱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7)大包穴:
功能:“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揉 大包穴,四大止痛穴之一。(即:合谷、太冲、至阳、大包)
位置:在侧胸部,腋窝垂直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五、手少阴—心经
1、心经的功能:
心者君主之官,心烦心痛找心经。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得功能。心脏及其经络是人体代谢运行中的“核心总部”。
2、心经的循行
从胸走手,起于腋窝下的极泉穴,止于小指甲角旁的少冲穴。
3、心经的相关器官
舌、脑、心脏
4、心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失眠、多梦、难入睡、健忘、痴呆、心烦、心闷、忧郁、小指痛、血液循环不足引起的晕眩、手臂痛、兴奋、口干、面色晦暗。
5、心经的主要器官
1)极泉穴:
功能:心脏急救找极泉。
位置: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2)少海穴:
功能:心烦失眠拍少海。
位置: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连接的中点处。
3)神门穴:
功能:镇静安神取神门。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腱的桡侧凹陷处。
4)少冲穴:
功能:心脏顽疾揉少冲穴。
位置: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旁0.1寸
6、心经的治疗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
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多梦。
1、小肠经的功能
小肠受盛之官,吸收不好小 肠经。小肠是接受胃已消化食 物,并精选吸收食物的精华,以 输送到全身。小肠上连胃,下接 大肠,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传输, 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小肠的两大功能:“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2、小肠经的循行
从手走头,起于手小指甲角旁,一分少泽穴,止于耳屏前方的听宫穴。
3、小肠经的相关器官
耳、腮腺、扁桃腺、牙、眼、小肠
4、小肠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耳聋、目黄、咽痛、下颌和颈部肿痛、手肩痛、心烦、头顶痛、腰脊痛、听力减退、手足怕冷、身体虚弱症。
5、小肠经主要穴位
1)、少泽穴:
功能:乳汁不通、耳鸣、耳聋, 配合听宫穴有很好效果。
位置: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旁0.1寸。
2)后溪穴:
功能:颈椎、腰痛取后溪。 治落枕最灵。
位置: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3)养老穴:
功能:美容祛斑最有效。
位置: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处。
4)支正穴:
功能:调整心肌缺血。
位置: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5)小海穴:
功能:增加心脏力量,调节小肠功能。
位置:微屈肘,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
髁之间凹陷处。
6)听宫穴:
功能:耳鸣、耳聋按听宫。
位置: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⑦天宗穴:
功能:肩臂酸痛找天宗。
位置:在肩胛部,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6、小肠经治疗的作用
五官病、中耳炎、眼病、 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腰腿痛肩痛等
1、膀胱经的功能
膀胱者洲都之官,颈肩腰背膀胱经。膀胱
是水液会聚之处,经肾的气化作用,人体津液
才通过出汗和小便排出。膀胱经是人体从头脚最长的一条经路,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后门”,背俞穴都在背部膀胱经上开窍,因此它与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保养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2、膀胱经的循行
从头走脚,起于目内的睛明穴,止于脚小趾外侧甲角旁至阴穴。
3、膀胱经的相关器官
头、鼻、眼、脑、脊椎关节、膀胱。
4、膀胱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容易怕风怕冷,流鼻涕、打喷嚏、颈、背、腰、小腿痛、前列腺炎、脊椎部酸痛,前、后头痛,腰背无力。
5、膀胱经的主要穴位
1)睛明穴 :
功能:视力模糊找睛明。
位置: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2)、肺俞穴 :
功能:肺病哮喘拍肺俞,是脏腑的“后门”。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心俞穴 :
功能:心动、胸闷心俞知。
位置: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肝俞穴 :
功能:清肝、明目泻肝俞。
位置: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5)、脾俞穴 :
功能: 没有食欲拍脾俞。
位置: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胃俞穴 :
功能: 胃痛、胃胀按胃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7)肾俞穴 :
功能:腰肌劳损找肾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8)大肠俞穴 :
功能:风湿腰痛大肠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9)八髎穴 :
功能:痛经神拔八髎。妇科问题,腰椎问题拔八髎。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
10)委中穴 :
功能:腰背下肢委中求。
位置:腘横纹中点,当肱二头肌肌腱与半肌腱肌腱的中点。
11)承筋穴 :
功能:容易抽筋拍承浆。
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12)飞扬穴 :
功能:行走无力靠飞扬。
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 承山外下1寸处。
13)申脉穴 :
功能:伸展筋脉找申脉。
位置: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14)昆仑穴 :
功能:降压、治疗便秘 ,增强大肠蠕动功能。
位置: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5)金门穴 :
功能: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头痛。
位置: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16)至阴穴 :
功能:治疗感冒、发烧、哮喘、肺炎、腰背痛。
位置: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1、功能
三焦经决读之官,奇难杂症找三焦。三焦经,起着调节内分泌的作用,通调水道德功能。
三焦分为
上焦包括心、肺,故有“上焦主纳”
中焦包括脾、胃、肝、胆,故有“中焦主观”
下焦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
“故有下焦吐故纳新”。
3、三焦经的循行
从手到头,起于手无名指甲角旁的关冲穴,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
4、三焦经的相关器官
耳、眼、头、腮腺、扁桃体、膜系统
5、三焦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经络症: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眼痛等。
脏腑症:
上焦问题:容易心烦、胸闷、咳、喘;
中焦问题:容易脾、胃胀痛,消化不好;
下焦问题:容易水肿、遗尿、大小便异常等。
6、三焦经的主要穴位
1) 关冲穴:
功能:偏头痛关冲最灵。
位置: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2) 液门穴:
功能:人体津液的仓库,喝水解不了渴都可以按此穴。
位置:在手背部,当4,5指间,指 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3) 中渚穴:
功能:治疗头晕、眼花、疲劳、坐骨神经等。
位置:在手背部,当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4)阳池穴:
功能:提升阳气之穴
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5)外关穴:
功能:怕冷、怕热调外关。
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6)、支沟穴:
功能:治疗郁气、通便、
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7)肩髎穴:
功能:肩痛不举拍肩髎。
位置: 在肩部,肩腢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8)翳风穴:
功能:三叉神经痛的要穴。
位置: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9)丝竹空穴:
位置:美容的要穴。
功能: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1、肝经的功能
肝者将军之官,情志抑郁找肝经。
肝主筋,开窍于眼;主疏泄和藏血功能。
1)疏泄有两大功能:
疏泄一切情志抑郁
疏泄人体的一切废物积滞。
2)藏血有两大功能:
调节人体血量的正常运行
温暖血液,保证人体正常代谢温度。
2、肝经的循行
从脚走胸,起于足大趾外侧甲角旁1分的大敦穴,止于乳下2肋的期门穴。
3、肝经相关的器官
生殖器官、眼、肝、胆、消化系统
4、肝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经络症:口苦、口干、头部晕眩、头顶垂坠、眼睛干涩、情志抑郁、脂肪肝、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炎、易怒。
5、肝经的主要穴位
1)、大敦穴:
功能:男、女生殖器官疾病。
位置: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2)、太冲穴:
功能:降压、稳压、全身痹痛。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1,2 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3)、行间穴:
功能:消除肝火郁结。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赤白肉际处。
4)曲泉穴:
功能: 配合太白、隐白,对白带不清晰、阴道瘙痒,有良好的效果。
位置:在膝内侧,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5)章门穴:
功能:舒肝、健脾的要穴。
位置:在侧腹部,在第11肋端的下方。
6) 期门穴:
功能:疏肝解郁,是十二经络气血运行的终止穴。
位置:在胸部, 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刮痧之十二经穴位位置介绍 二
刮痧之十二经穴位位置介绍 二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始于手小指指端尺侧少泽穴承接心经,向上 历经手掌、腕部、前臂,前行经缺盆(锁骨上大窝)进入胸中,与心脏联 络。继而沿着食管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抵达胃部,归属于小肠。
从缺盆分出的支脉,沿着颈部上行,经面颊至外眦,转向耳部,进入耳中。
(1 )少泽穴
位置: 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 甲角0.1寸(指寸)。
功效: 利咽开窍,活络通乳,清 热醒神。
主治: 神经分裂症、脑血管病、咽 喉肿痛、乳汁不足、卒中昏迷、 乳 腺炎、头痛、目翳、鼻衄(鼻出血)、 疟疾等
(2)前谷穴
位置: 在手尺侧,微握拳, 当小 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 头赤白肉际。
功效: 通经活络,清热疏风。
主治:手指麻木、头项强痛、产 后缺乳、扁桃体炎、乳腺炎、腮腺 炎、耳聋、耳鸣、目痛、颊肿、疟 疾等
(3)后溪穴
位置: 在手掌尺侧, 微握拳, 当 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 横纹头赤白肉际。
功效:清心安神,疏经活络, 散 风清热 。
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头项强 痛、鹅掌风、热病、感冒、臂痛、 耳聋、目翳、癫痫、瘫痪等
(4)腕骨穴
位置:在手掌尺侧, 当第5掌骨 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 赤白肉 际。
功效: 疏经活络. 清热散风。 主治:尺神经麻痹、 颈项强痛、
扭伤、肩臂酸痛、小便短赤、口舌1 生疮、落枕等。
(7)支正穴
位置: 在前臂背面尺侧, 当阳谷 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功效: 安神定志,舒筋活络,清 热养阴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尺神经麻 痹、肘臂痛、精神病、 头痛、目 眩、颊肿、消渴、癫狂等。
(8)小海穴
位置:在时内侧,当尺骨鹰嘴与 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功效:安神定志,舒筋利节,清 心导火。
主洽:颈淋巴结核、颈项强痛、 小便短赤、精神病、目眩、耳聋、 牙痛、颊肿、臂痛、震颤、癫痫、 瘫痪等。
扭伤、肩臂酸痛、小便短未赤、口舌 生疮、落枕等。
(7)支正穴
位置: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 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功效:安神定志,舒筋活络,清 热养阴。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尺神经麻 痹、肘臂痛、精神病、头痛、目 眩、颊肿、消渴、癫狂等。
(8)小海穴
位置: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 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功效:安神定志,舒筋利节,清 心导火。
主治: 颈淋巴结核、颈项强痛、 小便短赤、精神病、目眩、耳聋、 牙痛、颊肿、臂痛、震颤、癫痫、 瘫痪等。
(9)肩贞穴
位置: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 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功效: 清头聪耳,舒筋利节。
主洽:脑血管病后遗症、上肢肿 痛、肩胛酸痛、肩周炎、耳聋、耳 鸣、瘫痪等。
(10)鹏俞穴
位置: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 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功效: 化痰消肿,舒筋利节。
主治: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胛酸 痛、臂痛无力等
(11)天宗穴
位置: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功效: 理气消肿,舒筋利节。
主治:上肢肿痛或麻痹、颊颌肿 痛、肩胛酸痛、乳房疾病、臂肘 痛、瘫痪等。
(12)秉风穴
位置: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 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功效: 止咳化痰,散风活络,舒 筋利节。
主治: 支气管炎、颈项强痛、臂 痛、麻痹等。
(13)曲垣穴
位置:在肩胛部, 冈上窝内侧 端,当儒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 点处。
功效: 疏风止痛,舒筋利节。
主治:肩臂疼痛麻痹、呼吸困难 等。
(14)肩外俞穴
位置: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 下,旁开3寸。
功效: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酸痛、肘臂 冷痛、低血压、胸膜炎、肺炎等。
(15)肩中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 下,旁开2寸。
功效: 疏经活络, 宣肺解表。
主治: 支气管扩张、肩臂酸痛、感 冒、咳嗽、哮喘、吐血等。
(16)天窗穴
位置: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 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功效: 利咽聪耳,清热散风。
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痛、咽喉 炎、聋哑、耳鸣等。
(17)天容穴
位置: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 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功效: 消肿降逆,清热化痰。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 鸣、颊肿等。
(18)颧醪穴
位置: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 颧骨下缘凹陷处。
功效: 疏经止痛,清热散风。
主治:三叉神经痛、眼睑痉挛、 口 眼蜗斜、目痛、牙痛、面肿等,
(19)听宫穴
位置: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 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功效: 清脑聪耳。
主治:下颌关节炎、 外耳道炎、失 声、 耳聋、耳鸣、 眩晕 头痛、耳 痛、 牙痛等。
关于支正穴简易找法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