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一览:
- 1、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 2、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怎么形成的?
- 3、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征,分布规律
- 4、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 5、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什么?
- 6、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分布,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而且都属于沿海一带,夏季由于海风的影响而吹东南风,冬季由于西伯利亚寒风影响而吹西北风,这样风的形成就产生了季节性的交替,从而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到了冬季会受到大陆高压的影响,高空也会受到南支急流的影响,所以会有频繁的气旋过境,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由此可见亚热带季风气候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要高出很多,比如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牯岭降水量可达2500多毫米以上,而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怎么形成的?
和温带季风气候成因一样,都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
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征,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有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因素,在云南、四川、广西体现得比较明显。
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最冷月平均温高于0℃,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
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南方,朝鲜半岛南部,日本西南部。
注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气温等表征是一样的,但是成因有不同,主要就是没有达到季风气候应有的几项指标。一般认为,季风气候要符合以下特征才行:
一、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有120°;
二、1月与7月盛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
三、1、7月盛行气流的性质不同。
四、至少在1月和7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超过3m/s;
五、在5 经纬度矩形内,这1月与7月中每个月气旋与反气旋的交替出现至少每两年一次。
主要看前3项指标。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东亚地区最为代表性,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大洋--太平洋.)
气候特点: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布。这些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所以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只不过该气候分布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没有前者强.
注:两种气候可统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不大.
补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只是没有像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热力性质那样强,原因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分布的大陆并不是最大大陆,所临海洋也不是最大洋.(由于海水与土的比热容不一样,所以会产生冷热差异,形成季风).冷热差异并不剧烈.所以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受季风进退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湿润,受西风带移动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亚洲东部;其他大洲的东岸季风性不典型,所以被称作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什么?
亚热带大陆东岸因地处回归线附近,故形成亚热带气候。又地处副热带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偏角超过120度,形成了季风;
又其降水受行星风带和巨大地形影响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因而形成季风气候。
气候特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体气候特征为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季风发达。以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例,其具体气候特征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5-22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摄氏度之间,温暖指数为135摄氏度每月至240摄氏度每月之间;
从0摄氏度以上积温来看,长江至亚热带北界为5500-6000摄氏度,长江至南岭为6000-7000摄氏度,南岭至亚热带南缘则达到7000-8000摄氏度;
从无霜期来看,江淮流域初霜期在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终霜期在翌年3月中下旬结束,达230-240天以上,而四川盆地则达300天以上,云贵高原受高度影响为260-270天,两广地区则为300天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季风性特征明显;从地域来看,降水总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可达2000毫米,而长江流域为1000毫米;从时间来看,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45%,夏季为30-50%,秋季为15-20%,冬季仅有10-15%。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分布,特点?
1. 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世界气候示意图中的湖蓝色部分,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附近)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5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2. 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3. 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位于亚欧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